护理天地
糖尿病小组资料
供稿:未知 编辑:蒙阴县人民医院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5-03-12 10:11 浏览次数:
目录
第一部分 糖尿病小组介绍………………………3
1、糖尿病小组简介………………………………3
2、糖尿病小组宗旨………………………………4
3、糖尿病小组组织结构图………………………5
4、糖尿病小组成员职责…………………………6
5、糖尿病小组人员名单……………………7
第二部分 糖尿病知识园地……………………………9
1、糖尿病饮食知识……………………………………9
2、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13
3、胰岛素种类…………………………………………16
4、低血糖及处理………………………………………22
5、糖尿病围手术期的管理……………………………26
6、运动知识……………………………………………28
7、血糖自我监测………………………………………31
第三部分 糖尿病操作技能指南………………………32
1、胰岛素笔注射………………………………………32
2、胰岛素泵操作………………………………………35
第一部分 糖尿病小组介绍
糖尿病小组简介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糖尿病这个常见慢性疾病越来越得到社会及卫生部门的重视。许多糖尿病患者住院并非住在内分泌专科,而是分散在医院其他科室。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糖尿病患者,在护理部的督导下,於2010年成立了糖尿病小组。
自成立以来,小组从雏形逐渐发展至今已小具规模。如今的糖尿病教育小组已在全院铺开了一张专业护理网。小组成员由最初的18名,现在已发展到34名。
糖尿病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性的干预措施,它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本着为全院糖尿病患者提供同质、安全的护理的原则,小组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药物治疗指导、血糖监测教育、胰岛素注射指导、心理疏导等等。使患者能正确掌握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主动参与性,预防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为达到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小组内规定了床边一对一教育的内容以及每周四对患者小讲课的内容。糖尿病小组成员在入组时都只是普通护士,但通过对患者的服务以及小组的培育后不断成长、不断绽放自己的美丽和光芒。通过小组每2月组织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糖尿病专科知识,各种血糖仪、胰岛素笔、胰岛素泵的操作及糖尿病教育领域的新进展。
糖尿病小组宗旨
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同质、安全的专科护理;
为小组成员提供自我成长、发展的舞台。


















糖尿病小组组织结构图

![]() |
![]() |
![]() |
|||||
![]() |
糖尿病小组成员职责
糖尿病小组成员职责如下:1、 参加糖尿病小组安排的各种课程及活动,不无故缺席,每位成员每年至少要参加4次小组活动。
2、 学习糖尿病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自己的糖尿病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
3、 为本科室糖尿病病人提供相关的护理和知识宣教。
4、 为本科室的护士提供糖尿病知识的培训及指导。
5 、参与全院内糖尿病相关的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6 、参与糖尿病护理中疑难问题的探讨和解决。
7 、参加一些临时被指派的任务(如去社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免费指测血糖,糖尿病知识的宣教等)。
8 、老成员要帮助新成员成长,但同时我们小组成员要保持稳定性,切忌随便退出。
糖尿病小组人员名单
糖尿病小组组长:
科室 | 姓名 | 学历 | 职称 | 电话号码 |
普外科 | 类凤玲 | 本科 | 主管护师 | 15853856709 |
神经外科 | 王桂芬 | 本科 | 主管护师 | 18754956912 |
内分泌科 | 李凤艳 | 本科 | 主管护师 | 15265979717 |
科室 | 姓名 | 学历 | 职称 | 电话号码 |
营养科 | 王玉玲 | 本科 | 主管护师 | 13583966095 |
内分科 | 曹怡玲 | 本科 | 副主任医师 | 15020321043 |
赵云霞 宋增艳 赵青青 李甜甜
糖尿病小组成员:
科室 | 姓名 | 学历 | 职称 | 电话号码 |
心内科 | 艾云 | 专科 | 护师 | 15963325501 |
内分泌科 | 李凤艳 | 本科 | 主管护师 | 15265979717 |
张晓 | 专科 | 护士 | 15153958823 | |
关怀科 | 公丕磊 | 本科 | 护士 | 15963906616 |
小儿科 | 刘红 | 专科 | 护师 | 13954448960 |
消化内科 | 王群 | 专科 | 护士 | 18763750592 |
呼吸内科 | 伊瑞雪 | 专科 | 护士 | 15020989003 |
中医皮肤 | 宋增艳 | 本科 | 护师 | 15053959929 |
五官科 | 鞠晓华 | 专科 | 护士 | 15165508802 |
神经外科 | 王桂芬 | 本科 | 主管护师 | 18754956912 |
赵圣华 | 本科 | 护师 | 15163968290 | |
田烈花 | 专科 | 护师 | 13573988665 | |
胸外泌尿 | 王舒 | 专科 | 护士 | 13791572267 |
脊柱关节科 | 赵云霞 | 本科 | 主管护师 | 13563979806 |
张静 | 专科 | 护士 | 15216526227 | |
创伤骨科 | 谭承霏 | 专科 | 护士 | 13605493606 |
两腺肛肠 | 公丕娟 | 专科 | 护士 | 15020358925 |
普外科 | 公翠 | 专科 | 护士 | 1519292398 |
类凤玲 | 本科 | 主管护师 | 15853856709 | |
妇科 | 宋洁 | 专科 | 护师 | 15963981966 |
谭红 | 专科 | 护师 | 18754996400 | |
产科 | 马英红 | 专科 | 护士 | 18763721881 |
静配中心 | 秦玉英 | 本科 | 护师 | 13563904033 |
手术室 | 张文萍 | 专科 | 护师 | 15065928572 |
ICU | 王慧敏 | 专科 | 护士 | 15969960090 |
赵青青 | 中专 | 护师 | 15863886102 | |
急诊室 | 任智慧 | 专科 | 护师 | 13954940473 |
康复科 | 孙静 | 专科 | 护师 | |
神经内科5楼 | 彭岩 | 专科 | 护师 | 15168965212 |
神经内科6楼 | 夏悦 | 专科 | 护士 | 15866959239 |
病案室 | 郭家娟 | 专科 | 护师 | 13969973932 |
肿瘤科 | 张雪 | 专科 | 护师 | 13792966001 |
李甜甜 | 中专 | 护师 | 15864836262 | |
范鲁蒙 | 专科 | 护师 | 18769936298 |
第二部分 糖尿病知识园地
糖尿病饮食治疗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
1.控制总热量,建立合理饮食结构
2.均衡营养,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
3.少食多餐,有利控制血糖
4.高纤维饮食,利于控制血糖,减肥和通便
5.饮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糖少盐
6.适量饮酒,坚决戒烟
糖尿病饮食控制的目的
1.提供合理的能量,维持理想体重(成人)及生长发育(儿童及青少年)
2.恢复并保持血糖的理想控制
---空腹7mmol/L(126)以下
---餐后8.3mmol/L(150)以下
3.控制血脂在理想范围
糖尿病饮食误区
1.医生嘱要控制饮食,食物吃的越少越好,饮食疗法不是饥饿疗法,而是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均衡的饮食。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样,也需要适量而均衡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的营养成分。主食量不足,会出现消瘦、疲乏无力、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等营养不良表现,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而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定时、定量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主食应该粗细搭配、副食应该荤素搭配。
2.因为专家介绍某种食物有降糖作用而不加控制地多吃。目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一种食物是完美的、多多益善的。比如南瓜,含有丰富的果胶和微量元素钴,常吃南瓜有助于防止糖尿病,但是南瓜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因此过度食用同样会引起血糖升高,影响糖尿病治疗。
3.水果含有丰富的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水果中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的参加,不增加胰岛素ß细胞的负担,同时水果属于碱性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多酚类、黄酮类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对于糖尿病人都是有益的,由于不同水果的含糖量差别较大,因此可以合理选择一些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但也需要定时定量,最好安排在两顿正餐之间,不要在进餐后马上吃。
4.土豆、地瓜、芋头等食物淀粉含量大,糖尿病人不能吃。土豆、地瓜、芋头等都属于薯类,糖尿病人可以吃着这类食物,尤其是山药,又降糖补虚的功效,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要把这类食物当主食,而不是蔬菜来吃,也就是减少相应的主食,使总的糖类摄入量在标准范围就可以了。
5.迷信无糖食品,认为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无糖食品通常指不含蔗糖或用功能性甜味剂代替蔗糖制作的食品,这些甜味剂本身热量较低或不提供热量,因此可替代蔗糖用于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特定食品。但无糖食品也是有粮食、油脂、坚果等食物制成的,吃下去后同样会提供热量、升高血糖。所以这类食品必须算在总热量中,如果在总热量范围内可适当食用。
6.食物升糖,药物降糖,因此饮食没控制好,可以多吃点降糖药来抵消。这种食物药物抵消论是非常可怕的。不控制饮食,而自行加减药物剂量的方法,不仅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增加了低血糖和药物过量、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几率,还使病情难以控制。我们强调不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都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药物治疗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合理分配各餐热量比、少食多餐,是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方法。
食物交换份
食物交换份是将食物按其所含营养成分的比例分为六类,说明各类食物提供同等热卡90千卡(376千焦)的重量,叫做1份食物交换份。也就是说每份各种食物都是90千卡热量,这六大类食物如下:(注:所有食物均按生重计量)
主食类 | 大米25g | 小米25g | 挂面25g | 玉米25g | 绿豆25g |
赤豆25g | 窝头35g | 苏打饼干25g | 面粉25g | 干粉条25g | |
藕粉25g | 生面条35g | 淡馒头35g | 咸面包37.5g | 土豆125g | |
蔬菜类 | 大白菜500g | 油菜500g | 菠菜500g | 芹菜500g | 西葫芦500g |
韭菜500g | 莴笋500g | 绿豆芽500g | 冬瓜500g | 黄瓜500g | |
苦瓜500g | 茄子500g | 番茄500g | 鲜蘑菇500g | 藕150g | |
青椒400g | 丝瓜500g | 白萝卜400g | 豇豆250g | 豌豆70g | |
四季豆250g | 蒜苗250g | 胡萝卜200g | |||
水果类 | 西瓜750g | 草莓300g | 梨250g | 橘子250g | 橙子200g |
苹果200g | 桃子200g | 菠萝200g | 猕猴桃200g | 李子200g | |
鱼肉类 | 瘦肉香肠 20g | 瘦牛肉50g | 瘦猪肉50g | 瘦羊肉50g | 鸡蛋60g |
对虾80g | 青虾80g | 草鱼80g | 鲢鱼80g | 带鱼80g | |
乳类 | 低脂奶粉 25g | 脱脂奶粉25g | 牛奶160g | 无糖酸奶130g | |
油脂类 |
豆油 10g |
芝麻酱15g | 核桃仁15g | 杏仁15g | 葵花子25g |
50g米(或面粉)=70g馒头(熟重)=130g米饭
50g瘦肉=35g熟肉=60g带壳鸡蛋=50g豆腐干=100g北豆腐
每日饮食三步曲之第一步:确定你每日饮食的总热量
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应根据你的体重和活动强度等因素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评价目前体重情况
目前体重状况(%)=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2.体重状况与肥胖
目前体重状况 | 》40% | 》20% | 》10% | 《-10% | 《-20% |
定义 | 重度肥胖 | 肥胖 | 超重 | 偏瘦 | 消瘦 |
每日所需总热量=标准体重×每公斤体重需要的热量
不同体力劳动热量需要表
劳动强度 | 举例 | 千卡/公斤标准体重/日 | ||
消瘦 | 正常 | 肥胖 | ||
卧床休息 | 20-25 | 15-20 | 15 | |
轻体力劳动 | 办公室职员、教师、售货员、钟表修理工 | 35 | 30 | 20-25 |
中体力劳动 | 学生、司机、电工、外科医生、体育活动者 | 40 | 35 | 30 |
重体力劳动 | 农民、建筑工、搬运工、伐木工、冶炼工,舞蹈者 | 45-50 | 40 | 35 |
在确定每日饮食的总热量后,就需计算出每日食物交换份数,并合理的分配六大类食物的份数,通常主食类食物应占每日总份数的50%-60%.
不同热量的食物交换份(单位)表
热量 | 主食类 | 蔬菜类 | 鱼肉类 | 乳类 | 油脂类 | ||||||
千焦(千卡) | 交换份 | 份 | 约重g | 份 | 约重g | 份 | 约重g | 份 |
约重 ml |
份 | 植物油 |
4185(1000) | 12 | 6 | 150 | 1 | 500 | 2 | 100 | 2 | 220 | 1 | 1汤匙 |
5021(1200) | 14.5 | 8 | 200 | 1 | 500 | 2 | 100 | 2 | 220 | 1.5 | 1.5汤匙 |
5858(1400) | 16.5 | 9 | 225 | 1 | 500 | 3 | 150 | 2 | 220 | 1.5 | 1.5汤匙 |
6694(1600) | 18.5 | 10 | 250 | 1 | 500 | 4 | 200 | 2 | 220 | 1.5 | 1.5汤匙 |
7531(1800) | 21 | 12 | 300 | 1 | 500 | 4 | 200 | 2 | 220 | 2 | 2汤匙 |
8368(2000) | 23.5 | 14 | 350 | 1 | 500 | 4.5 | 250 | 2 | 220 | 2 | 2汤匙 |
一日三餐最常见的分配方案是早餐1/5、中餐2/5、晚餐2/5或早、中、晚各占1/3。
口服降糖药
1.磺酰脲类
格列苯脲---优降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达美康缓释片
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控释片)、唐贝克(缓释胶囊)
格列美脲---亚莫利、伊瑞
【服用时间】餐前30分钟。
【不良反应】可导致体重增加和低血糖,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少数患者发生皮疹﹑多形性红斑。
2.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 那格列奈---唐力
【适应症】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及非肥胖者均可应用。
【服用时间】餐前即刻或15分钟(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罕见
【特点】轻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安全使用,与磺酰脲类药物相比,很少发生严重低血糖,不影响心肌细胞,对血管无负面作用,不加速B细胞功能衰竭。
3.双胍类
苯乙双胍---降糖灵 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麦美特
【适应症】主要用于轻症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肥胖者,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服用时间】餐中﹑餐后服用均可,在餐中服对胃肠道刺激小,不影响药物吸收。
【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乳酸性酸中毒,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
【特点】肥胖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不增加体重甚至减重,是抗高血糖药,不产生低血糖。
4.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 伏格列波糖---倍欣
【适应症】适用于肥胖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
【服用时间】第一口饭时服用。
【不良反应】主要为腹胀﹑排气增多,偶有腹泻、腹痛,一般2~4周后消失。
【特点】其降糖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胰岛素,主要降低餐后血糖,用于轻重度高血糖者不发生低血糖,特别是可用于空腹血糖不高,仅餐后血糖高者。
5.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文迪雅 吡格列酮---卡司平、瑞彤
【适应症】存在胰岛素抵抗者为佳。
【服用时间】空腹服用,每日一次。
【不良反应】水肿﹑体重增加,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者禁用,有心脏疾病者慎用。育龄期妇女注意避孕,低血糖较少发生,贫血与红细胞减少。
【特点】在有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增高的患者中应禁用,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胰岛素家族大全
一.胰岛素的介绍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二.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1.1型糖尿病患者
2.2型患者有以下情况
a) 口服药控制不佳
b) 有糖尿病并发症
c) 肝、肾功能不全
d)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e) 消瘦
f)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症
g) 合并严重感染,创伤,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大手术等应激状态
h) 患者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i) 有严重胃肠道疾患
三. 胰岛素种类
一)按来源不同分类
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
3、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现阶段临床最常使用的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如:优泌林R
4、人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长效甘精胰岛素等。
二)按药效时间长短分类
1、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如: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赖脯胰岛素(优泌乐)。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如:常规优泌林R、诺和灵R
3、中效(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2~4小时起效,高峰浓度6~12小时,持续24~28小时。 如:中效优泌林、诺和灵N 、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等。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如:精蛋白胰岛素(PZI)、甘精胰岛素。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各种胰岛素制剂见表如下:
各种胰岛素制剂
不同胰岛素制剂使用说明 | ||||
通用名 | 商品名 | 作用时间 | 注射时间 | 备注 |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 诺和锐 |
起效时间:10-20分钟 最大浓度时间:1-3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3-5小时 |
餐前即刻 | 属于超短效胰岛素,为澄清液体 |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 诺和锐30 |
起效时间:10-20分钟 最大浓度时间:1-4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24小时 |
餐前即刻 | 属于预混胰岛素,由 30%为超短效门冬胰岛素、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混合而成,为混悬液,使用前充分摇匀 |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 诺和灵R |
起效时间:0.5小时 最大浓度时间:1.5-3.5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7-8小时 |
餐前30分钟 | 属于短效胰岛素,为澄清液体 |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 诺和灵N |
起效时间: 1.5小时 最大浓度时间:4-12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24小时 |
一般睡前使用 | 属于中效胰岛素,混悬液,使用前充分摇匀 |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 | 诺和灵30R |
起效时间:0.5小时 最大浓度时间:2-8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24小时 |
餐前30分钟 | 属于预混胰岛素,按短效胰岛素30%、中效胰岛素70%比例混合,为混悬液,使用前充分摇匀 |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50R) | 诺和灵50R |
起效时间:0.5小时 最大浓度时间:2-8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24小时 |
餐前30分钟 | 属于预混胰岛素,短效和中效胰岛素各占50%为混悬液,使用前充分摇匀 |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
优泌林常规型 (优泌林R) |
起效时间:0.5小时 最大浓度时间:2-4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6-8小时 |
餐前30分钟 |
属于短效胰岛素,为澄清液体。 |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
优泌林中效型 (优泌林N) |
起效时间:1小时 最大浓度时间:4-10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18-24小时 |
一般睡前使用 | 属于中效胰岛素,混悬液,使用前充分摇匀 |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
优泌林70/30混合型 |
起效时间:0.5小时 最大浓度时间:2-12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18-24小时 |
餐前30分钟 | 属于预混胰岛素,按短效胰岛素30%、中效胰岛素70%比例混合,使用前充分摇匀 |
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 优泌乐 |
起效时间:15分钟 最大浓度时间:1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3.5-4小时 |
餐前即刻 | 属于超短效胰岛素,为澄清液体 |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 | 优泌乐25 |
起效时间:15分钟 最大浓度时间:1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18-24小时 |
餐前即刻 | 属于预混胰岛素,混悬液,使用前充分摇匀 |
甘精胰岛素 |
来得时(进口) 长秀霖(国产) |
起效时间:1-2小时 无明显作用高峰,作用持续时间:24小时 |
每日只需注射一次,多在睡前注射 | 属于超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为澄清液体。 |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国产) | 甘舒霖R |
起效时间:0.5小时 最大浓度时间:1-3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4-8小时 |
餐前30分钟 | 属于短效胰岛素。澄清液体 |
国产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 速秀霖 |
起效时间:15分钟 最大浓度时间:1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3.5-4小时 |
餐前即刻 | 属于超短效胰岛素,澄清液体 |
四.胰岛素的存放方法:
1、胰岛素须保存在10℃以下的冷藏器内,在2℃~8℃温度的冰箱中可保持活性不变2~3年。使用时,温度不超过28℃和小于2℃的地方均可,但必须避开阳光,以防失效。
2、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只要放在室内阴凉处就可以了。开瓶使用中的瓶装胰岛素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约1个月。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要和胰岛素笔一起放回冷藏室中,可随身携带保存4周。
3、混浊型胰岛素若是被震摇几个小时或是没有适当保存时便可能会形成团块,这时胰岛素就应该丢弃。
4、乘坐飞机时,胰岛素不要放在行李中托运,因为托运温度常在冷冻点以下。
五.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选择
1、胰岛素注射在皮肤下的脂肪组织层(皮下组织)
2、腹部(胃部)是胰岛素注射的最佳部位,因为胰岛素的吸收快且一致。
3、有关胰岛素注射的其他部位参见下图。
4、每次注射的间距应在2cm以上。

六. 影响胰岛素吸收的因素
1. 皮下注射胰岛素个体间吸收差异较大。
2. 不同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快慢不同,按吸收速度由快至慢排列:腹部(上腹部>下腹部)>上臂>大腿及臀部。水肿部位吸收速度最慢。
3. 运动可加速胰岛素吸收。
4. 较高的环境温度及局部加热(如洗热水浴),按摩局部都可以加速胰岛素的吸收。
七.有关胰岛素方面的出院宣教
1.出院带药中有无胰岛素。
2. 宣教患者注射胰岛素需准备的物品如酒精、棉棒、针头。
3. 宣教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
4. 告知患者注射后30分钟内(速效注射后10’内)必须进食。
5. 如出现心慌,出冷汗,头晕,四肢发抖,乏力等低血糖反应应立即进食高糖食物或饮料 。反复出现低血糖反应要减少胰岛素用量并来医院进行调整。
6. 注射后进食前不宜过度活动及洗澡等
7. 定期复诊
低血糖症及处理
一.低血糖的相关定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是指一般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但可以无低血糖的症状或体征。
低血糖症: 是指血糖水平低于2.8 mmol/l,同时有临床症状,可以发生在健康人群。
低血糖反应:指有与低血糖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此时血糖水平低于或者并不低于2.8 mmol/l(50 mg/dl),这种情况称为低血糖反应。
血糖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的主要能源。短暂低血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长期严重低血糖可引起脑死亡。因此,糖尿病病人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如果发生了低血糖要及时给予治疗。
二. 低血糖的原因包括:
1. 过量的胰岛素 (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时,未能随病情好转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在治疗后没有按时进餐或没能吃够平时的主食量).
2. 食物减少 (误餐或延迟进餐或点心,没有吃足够的食物或整晚禁食)。
3. 葡萄糖使用增加 (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没能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或增加饮食量)。
4. 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使用了胰岛素致敏剂,体重下降或运动)。
三.低血糖症状
1. 交感神经症状和体征表现为:饥饿感、多汗、心悸、焦虑、震颤、心率加快和收缩压增高等。
2. 中枢神经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神志改变、性格变化、虚弱、乏力、认知障碍、抽搐、昏迷等。
四.低血糖的治疗
1. 如果怀疑低血糖,告诉患者监测血糖(如果患者不能测试血糖,症状出现时进行治疗)
2. 如果血糖低于70 mg/dL (3.9 mmol/L),告诉患者吃含有15 克碳水化合物(1 份碳水化合物选择)的食物或饮料。
3. 含有15克碳水化合物(1 份碳水化合物选择)的食物举例,包括:
· 3到 4 片饼干
· ½ 杯 (125 ml) 果汁或苏打水(非减肥苏打或低脂苏打)
· 1 杯 (250 ml) 牛奶
· 6-7 块硬糖
· 2 汤匙干果 (3/4 盎司或 20 克)
· 2 汤匙蜂蜜、糖浆或果冻 (20 克)
4. 告诉患者等待15-20分钟,待症状解除和血糖上升。半小时后再次测试血糖值,以证实血糖值超过70 mg/dL (3.9 mmol/L).
5. 如果血糖仍然低于 70 mg/dL (3.9 mmol/L),用15 克碳水化合物 (1 份碳水化合物选择)重复治疗。 每隔15 到 20分钟继续治疗, 直到血糖回到目标范围。
6. 病情严重者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100ml,必要时可重复应用。或静脉持续滴注葡萄糖。
五. 低血糖的预防
1. 教患者学会如何识别低血糖的症状,和如何迅速治疗。
2. 要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药物的剂量;
3. 糖尿病的主食不是越少越好,要按时、按量进餐;临时有较大的体力活动,要适当增加进食量或随身携带少许食物备用;
4. 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要及时进食,严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急救。
六.低血糖相关注意问题
1. “Somogyi”效应:患者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后,可以在第二天早晨出现严重的高血糖。原因为:低血糖后拮抗激素的分泌反应,导致了胰岛素抵抗的产生,从而使得患者出现了“反弹”性高血糖
“黎明现象”:患者血糖水平于早晨5:00- 8:00 之间显著上升。原因:睡眠期间分泌的大量生长激素导致胰岛素抵抗,继而血糖升高
怀疑苏木杰反应时,可在晚上12时、凌晨1时至4时指测血糖,若为血糖降低后出现血糖升高,则为黎明现象。若为前者,应减少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剂量;若为后者,则应适当加大胰岛素剂量,且要使其作用维持到黎明前后,如在睡前加用1次短效胰岛素,或在晚餐前加用长效胰岛素,或将晨起降糖药物提前1~2小时应用。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管理
1、手术时机的选择: 术前尽量使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术前检查发现HbA1c >9%,或空腹血糖>10.0mmol/l(>180mg/dl), 或餐后2小时血糖>13.0mmol/l(>230mg/dl)者的非急诊手术应予推迟
2、并发症的筛查:了解有无心脏和肾脏损害、自主和外周神经损伤、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手术日处理
1、饮食或口服药物控制血糖良好的患者接受小手术治疗
2、手术日早晨停止原有的口服降糖药
3、术中避免静脉输入含葡萄糖的液体,必要时可使用葡萄糖加胰岛素治疗方案
4、恢复进食后再恢复原治疗
5、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血糖控制不满意或接受大手术治疗患者
6、手术当日早晨停用皮下胰岛素
7、手术当天早晨开始输液,可采用含葡萄糖-胰岛素-钾(GIK)的液体静脉输液
8、输液可持续到恢复正常饮食和皮下胰岛素注射时,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1小时后可停用输液
9、血糖及尿酮体的监测
10、大手术或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术中应每小时测毛细血管葡萄糖一次
11、血糖应控制在6.5-10.0mmol/l
12、应监测尿酮体
术后管理
术后要尽早对心功能、肾功能状态和感染状况进行评估

运动治疗
一. 运动治疗的适应症
1.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
2.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最佳适应症
3.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
4.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二. 运动治疗禁忌症
1.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2.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并且活动后加重
3.严重糖尿病肾病
4.糖尿病足
5.严重的眼底病变
6.新近发生血栓
7.血糖未得到较好控制(>250mg/dl)或血糖不稳定
8.收缩压大于180mmHg
9.经常有脑供血不足
三. 运动方式及运动量:
1.老年人可以选用运动强度轻的运动方式,最常用的运动方式为散步
2.中青年人应以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也可选择运动强度较重的运动方式
3.运动应该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
四. 运动强度:
1.感觉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能说出完整的话,但不能唱歌。
2.心率 =(220-年龄)×60至70%
3.简易计算法:脉率=170-年龄
(50岁以下:脉搏120次/分;≥50岁:脉搏低于100次/分)
举例:
1.最轻度运动:如散步、购物、做家务;持续30分钟,消耗90千卡热量。
2.轻度运动:如太极拳、做体操;持续20分钟,消耗90千卡热量。
3.中等强度运动:如打羽毛球、爬山;缓慢运动持续10分钟,消耗90千卡热量。
4.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持续运动5分钟,消耗90千卡热量。
五.运动时间:
1.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60分钟,其中可穿插必要的休息时间;
2.运动累计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共同决定了运动量,两者可协调配合。
六.运动频率:
1.每周锻炼3—4次为最适宜;
2.若每次运动量较小,而身体条件又较好,每次运动后均不觉疲劳的患者,运动频率可为每天1次;
3.运动锻炼不应间断,若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弱。
七.运动时间段的选择:
1.尽可能在进餐0.5~1小时后开始为宜,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
2.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3.若必须在药物作用高峰时运动或体力劳动,应适当增加饮食。
血糖自我监测
1、 血糖测试的目标范围
空腹血糖4.4-6.1 mmol/L( 80-105 mg/dL)
餐后2小时血糖4.4-7.8 mmol/L( 80-140mg/dl)
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脆性糖尿病、常有无意识性低血糖患者,控制范围可适当放宽。
推荐的监测频率和时间。
1)患者刚开始监控血糖时, 推荐的频率和时间为每天四次,持续1周(包括周末),以便建立患者的血糖模式。
2) 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推荐每天至少进行4次测试。空腹及三餐后。
3)如果患者因为经济或其他问题不能每天监控血糖,建立血糖模式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十分重要。例如,如果患者能够每天测试1次血糖,要求患者在一周的每一天,一天的不同时间测试血糖。例如,第一天测试空腹血糖,第二天测试主餐前血糖,第三天测试主餐后血糖,以次类推。
3、记录
保存血糖记录可让患者、糖尿病教育者和医生评估血糖模式并提供做出治疗和管理决策的基本资料。
第三部分 糖尿病操作技能指南
胰岛素笔操作
用物
1. 治疗盘 | 2. 胰岛素 | 3.胰岛素笔 | 4. 笔用针头 |
操作标准 | 分值 | 扣分点 | |
准备 | 仪表整洁 | 1 |
仪表不整洁扣1分 |
洗手 | 2 | 未洗手 扣 1分 | |
准备用物 | 4 | 用物缺一项 扣1分 | |
操 作 程序 |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 2 | 未按核对程序核对 扣2分 |
解释 | 2 | 未解释 扣2分 | |
装笔心及针头 检查螺杆→检查胰岛素→装入胰岛素笔心→消毒橡皮膜→装针头(垂直刺入、拧紧) |
10 | 少一项或不到位 扣2分 | |
排气 摇匀(预混及中效胰岛素)→调拨2U→-笔直向上排气→-排气成功 |
8 | 少一项或不到位 扣2分 | |
注射 核对剂量→调好剂量→-部位准确→消毒皮肤→捏起脂肪→握笔式进针并注射→按住推键→停留10~30秒→拔针后无药液持续流出 |
30 |
少一项或不到位 扣3分 有针头变弯或断针 扣5分 不更换针头 扣5分 |
|
处置 卸下针头及处置→笔的归位→患者的处置(衣服、被子)→告诉进食时间→告诉不及时进食的后果 |
10 | 少一项或不到位 扣2分 | |
洗手 | 2 | 未洗手 扣2分 | |
记录并评估有无反应 |
4 |
未记录 扣2分 未评估 扣2分 |
|
口述 部分 |
胰岛素的储存及开瓶后使用时间: 未开封:2~8℃ 已开封:28℃以下常温 胰岛素不能放入冷冻室 |
4 | 少一项 扣2分 |
注射部位的选择: 腹部:脐周5cm以外 上臂:三角肌下缘外侧 大腿:前侧和外侧,髋下10cm和膝下10cm之间 另: 臀部和腰部 |
8 | 少一项 扣2分 | |
低血糖的表现及处理: 表现:心慌、手抖、出冷汗、乏力、视力模糊等 处理:在医院立即通知护士,在家,有血糖仪者先测血糖,如确为低血糖者,进含糖饮料和食物 |
4 | 少一项 扣2分 | |
胰岛素的携带: 不管是否开封,必须随身携带,不能放入行李箱拖运 |
2 | 少一项 扣2分 | |
夜间低血糖的预防: ①常规监测睡前血糖, 如血糖为120mg/dl或以下, 加餐 ②睡前使用中效胰岛素者, 常规加餐 ③如白天运动量增加, 睡前点心量增加 ④尽可能用长效胰岛素替代中效胰岛素 ⑤测3AM血糖: 每周一次, 或运动增加, 饮食减少及用药调整后 |
5 | 少一项 扣1分 | |
其它 |
操作过程体现人文关怀 操作熟练,动作优美,衔接流畅,整体操作时间小于3分钟 |
2 | 动作不熟练 扣2分 |
总分 | 100 |
美敦力Minimed 泵操作
一.目的:准确地提供胰岛素的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优化血糖管理
二.用物:1. 胰岛素泵 2. 配套一次性胰岛素管路 3. 电池(必要时) 4. 助针器 5.注射盘 6 透明贴 7 300单位/支的胰岛素
三.操作步骤:
操作程序 | 备注 |
1) 洗手 2) 准备用物 3) 安装电池,核对仪器时间 4) 核对医嘱,准备药液 5) 使用配套注射器抽吸药液 6) 连接管路 7) 按ACT,进入菜单,用上下键选择“充盈”,按ACT,用上下键选择“马达复位”,按住ACT直至马达复位结束 8) 将储药器装入泵内 9) 一直按住ACT进行手动充盈,直到看到屏幕上出现胰岛素单位闪动和针尖有药液滴出 10) 按ACT,用上下键选择“基础率”,按ACT,用上下键选择“设定/编辑基础率”,按ACT,用上下键调整确定每时段胰岛素量,按ACT,以此类推,直至完成,并双人核对 11) 携用物至病人床边,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 12) 选择正确部位,消毒皮肤 13) 安装针头,使用助针器进行注射 14) 正确固定针头和管路 15) 15.向病人做好宣教 16) 16.记录起始时间 17) 17.餐前大剂量:按”B”键,用上下键选择所需剂量,按ACT确认 18) 18 暂停:.按ACT,用上下键选择“暂停“,按ACT 2次,仪器暂停,按ACT 2次,恢复暂停 四:注意事项: 1) ESC键为退出键,ACT为确认键 2) 该泵均为中文菜单,根据提示选择查看或设定所需内容 3) 行MRI CT X检查时应将泵暂停后取下 4) 仪器正常工作屏幕为:“MiniMed”,如出现其他标志时仪器会报警,按ESC,看到字体闪动,按ACT 1次消除报警,根据不同原因处理报警 5) 如报警为电池不足,需更换电池 6) 如报警为药液不足,需更换药液,当药液剩余20U时仪器会报警,每次更换药液时需更换管路 7) 按ESC键一次,可回顾用药记录,查看剩余药量 8) 调节基础量后需双人核对,大剂量注射完后进行回顾查实 9) 用泵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血糖变化 10) 须使用常规或速效的,规格为100单位/ml的胰岛素 11) 每班评估注射部位及管路情况,并检查泵的运行情况 |
使用碱性电池 药液应选择速效或短效的100单位/ml的胰岛素 通常选择脐周旁开5cm以外,以右侧为多。孕妇选择臀部 管路有配套敷贴,如为软针,需按ACT,用上下键选择“充盈”,按ACT,选择“定量充盈”,选择“0.5”,按ACT |